400-612-6085
您的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热门文章

企业如何走出被动式运维的怪圈?

发布时间:2023-01-13 作者:网强 浏览:517


随着IT运维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,系统工程师已经能够获取网络设备、服务器、网络流量,甚至数据库的警告信息,但又面临着另一个令人头大的问题:成千条警告信息堆积在一起,问题的根源在哪,根本没法判断。虽然不少产品提供了告警过滤和压缩,但结果并不尽人意。工程师依旧没有走出被动式运维的怪圈。


“主动”在IT运维中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。


几乎所有的宣传、产品、用户、理念都在宣扬“主动 ”。从被动到主动管理的升华,是每个企业针对信息系统如何提高IT服务水平、提高系统可用性、降低运维成本,实现IT科学性的过程。很多企业在选择IT管理工具时将最终目标就定位在“主动”,希望业务系统能够“无忧”,但真正能够达成IT与业务融合的企业却很少。在以往的企业IT运维工作中,传统被动式运维和类似“救火员”角色的IT系统运维方式,根本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。


在虚拟化、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刺激下,IT正在走向一种整合的发展趋势。


当然,这种整合并不局限于几台服务器的集群或组成一个数据中心,而是更多地指向了有序、有效地集中,但也就会导致原有的问题也会集中在一起。大多IT工程师习惯于将工作重心放在性能而不是质量上,放在提供支持而不是消除问题上,永远都在忙着处理问题,却忽略了防患未然。


在传统IT运维工作的管理中,就有一些技术工程师将自己查找日志而排除问题的能力拿出来炫耀,但在“业务集中之后”,这种排查日志的技能几乎葬送了自己所有的工作时间。因此对于“问题管理”,在“集中之后”更多的企业不但需要发现业务系统的问题,更需要联动式解决问题的办法,实现减少问题发生次数的目标。将IT基础架构内由错误引起的事件和问题对业务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,并预防这些相关的事件、问题和错误的再度发生,这才是主动管理的精髓。


对于IT系统真正的主动管理,是实现业务服务管理中最重要的基石之一。

有些用户在修正现有的IT管理目标是比较盲目的,因为原先没有一致而且正式的运维程序与原则,因此根本无法拟出服务等级(SLA)。如果没有 SLA,实现业务测量运营绩效与确立IT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,也就不可能为主动管理排出精准的规划。


很多IT管理工具并没有将业务放在第一位,设计的核心没有用业务指导网络运维,因此从一开始有些人就站在了相反的起跑线上,即使用了最先进的IT运维管理系统,如今还仍然是在做底层获取的工作,虽然拥有了海量庞杂的相关数据,如果得不到提炼,则上层流程的“主动”管理必将成为空谈,业务的保障和管理就会成为无本之木。


就如我们共知的那样,IT问题的发生是必然的,但未能根据业务进行基础监控的用户,将丧失在问题造成业务中断之前,就进行防止的契机,也就丧失了“主动”的条件。‍


企业用户在使用网强平台时,可通过服务目录的形式提供IT服务的交付,用户可点击服务目录中的服务,创建请求流程,通过服务门户汇总所有服务请求、事件、问题、变更记录,分派服务任务,监督执行情况全面管控事件的生命周期,支持事件升级策略定义,提高运维人员的效率,符合SLA,摆脱救火式的被动局面、分类分析并解决问题,探究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,有效避免再次发生。





 
在线客服  
咨询电话:400-612-6085
 
 
免费
试用